2024年4月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全体成员齐聚线上,围绕迎评促建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入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全面提升翻译专业的教学质量,以积极、奋进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评估工作,进一步推动翻译专业的蓬勃发展。
研讨伊始,教研室主任樊毅带领全体老师学习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应知应会手册》。她详细解读了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起源、目的及其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强调了审核评估工作目标 “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的核心内涵。
随后,各位老师积极发言,分享学习心得。唐旭光副教授深刻阐述了自己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认为老师应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个维度,并以此为榜样来教导学生。他强调,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做好学问,服务社会。
樊毅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到了教师应承担的“四个引路人”角色。她表示,教师应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并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她强调,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宁冰红老师关注到了学生在礼貌和尊重方面的问题。她指出,近年来个别学生在礼貌方面表现不佳,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意。她呼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和尊重他人的习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刘彪老师对翻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见解,主张采用产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他认为,传统翻译教学过于侧重技巧,导致学生难以灵活应用。因此,他建议设计具体翻译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译文,提高翻译能力。同时,引入课外内容,特别是最新实时报道,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实战能力。此外,他还提出引入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以全面评估学习效果。这些建议有助于提升翻译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范文副教授则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教授文学类课程还是其他类型的课程,都可以巧妙地融入思政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还提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
侯艺东老师对评估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评估范围广泛、条目细致,能够促使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是否达标。她强调教学是一个长期系统发展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循大纲和培养方案,同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内容。她还提出了将劳动教育纳入翻译专业教学的思考,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黄信副教授则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健康,通过任务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还提到了课程思政与“以人为本”的联系,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宋歌教授特别关注到了“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要点。她详细解释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并强调它们在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她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应回归到其根本,即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优秀本科学生。同时,教师也应回归本分,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学,将育人作为目标。在谈到“四个回归”时,她指出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翻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在学习心得分享之后,教研室成员还就2024级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展开了深入研讨。老师们围绕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翻译教研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院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