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应四川省窦红霞名师工作室的邀请,外国语学院教育戏剧团队赴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开展“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融入本土文化的‘教育戏剧+’特色课程实践与成效”主题教研活动,旨在赋能教师成长,促进教师跨省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活动现场,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周伟明校长首先致开幕词并感谢到场参加活动的专家、老师们。接着外国语学院教师叶悦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外研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Mulan》教育戏剧示范课。叶老师通过“教师入戏”、“良心巷”、“音效模拟”、“声音魔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戏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木兰的孝顺、勇敢和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创编台词”活动,运用所学句型表达对木兰的敬佩之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以“我想对木兰说的一句话”为结尾,让学生自发表达情感,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高飞雁作“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本土文化的‘教育戏剧+’课程实践与成效”专题讲座,倡导教师构建融入本土文化的“教育戏剧+”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民族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南宁市华衡小学科研主任韦静主持“‘教育戏剧+’特色课程在小学中的应用”团研及答疑活动,强调教育戏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民族团结意识以及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了高校与小学协同育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新路径。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英语名教师彭艳红老师就“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彭老师以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语教学中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让老师们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活动的最后,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党总支书记窦红霞做活动总结,对南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戏剧团队的精彩展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次活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学新思路。希望四川省窦红霞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老师们能认真研究新课标、专研新教材,通过融入本土文化的“教育戏剧+”课程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小学生。


